大腸直腸外科

發炎性大腸炎

2141    
下載檔案 :發炎性大腸炎.pdf
TAGS

潰瘍性大腸炎( Ulcerative colitis)及克隆氏症( Crohn’s disease )。這兩種疾病均是慢性的發炎性腸道炎症,其疾病的成因至今仍不明瞭,基因,感染,免疫病理機轉及心身醫學各方面因素都可能相關。此兩類疾病在歐美較為常見,東方人的發生率較低。而潰瘍性大腸炎又較克隆氏症常見,它們都好發在年青人身上,主要以二十歲到四十歲的成人為主,此類疾病的臨床表現變化多端,病人的症狀可能是腹瀉、腹痛、血便、粘性血便,甚至於伴有發燒及食慾不振等現象。初次發作的病例需要跟急性的腸道感染病症來作區別,與常見的機能性腸胃障礙及大腸癌也需要做進一步的鑑別診斷。


潰瘍性大腸炎主要是侵犯大腸黏膜,病變是呈連續性的變化,病灶多侷限在大腸,而直腸常被侵犯,偶而也會侵犯到迴腸末端,潰瘍性大腸炎的發炎浸潤多在黏膜層,較少侵犯到黏膜下層,持續發炎的結果會造成纖維化,腸道的節段消失,腸道縮短,而再生的黏膜造成內壁凹凸不平,而有偽息肉產生。在長期持續發炎的病例,黏膜也可能發生惡性病變。


克隆氏症主要是侵犯小腸,但也會侵犯大腸,其發炎浸潤卻是侵犯所有腸道整層,甚至侵犯到腸道外的腹膜及淋巴結。在腸內的變化是呈跳躍性的,直腸多不被侵犯,因全層壁的發炎反應,容易發生膿瘍及廔管等合併症,它們在臨床上的差異並不多,與其侵犯的範圍與程度有關,潰瘍性大腸炎常出現血便與裡急後重的症狀,而克隆氏症主要症狀是發燒,腹痛與腹瀉,並常伴隨一些肛門的合併症,如肛裂,廔管,膿瘍等情形。此外腸道炎症也常伴隨許多腸道外症狀,如貧血,凝血疾病,肝炎,結節性紅斑,關節炎,舌炎,虹彩炎等。


在慢性腸道炎症的診斷上仍是一個排除式的方式,病史是一個最重要的依據,懷疑的病例先要做糞便的檢查及培養,以排除特異性腸炎的可能性。大腸內視鏡檢查是診斷大腸炎的一種重要工具。基本上大腸炎症之內視鏡形態學變化往往是非特異性的,然而炎症變化的位置、範圍與變化的連續性與否,卻是鑑別診斷上很重要的依據。鋇劑大腸 x 光檢查在粘膜發炎狀況嚴重,或是已發生腸道狹窄病變時,大腸鏡檢查變得比較危險的情況下,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疾病的範圍,並可偵測癌變的發生。



大部分患者都是以內科冶療為主
1. Sulphasalazine
最傳統的 Sulphasalazine 類藥物,它是 5-ASA 結合一個礦胺分子 Sulphapyridine 而成,當此藥物進入腸道時會分解而釋出游離的的 5-ASA,可以抑制發炎, 但是副作用較多.
2. Mesalamine(Asacol)
這是 5-ASA 包覆一層膜衣的藥劑,因為不含 Sulphapyridine,所以一般而言副作用較少。對於潰瘍性直腸炎病例,利用 Mesalamine 栓劑或口服藥的治療方式,效果不錯。
3. 腎上腺皮質酮(Corticosteroids)
一般對於嚴重病例需服用 Prednisolone,對於少數特別嚴重的病例,甚至可能需要靜脈注射類固醇
抑制發炎。
對於潰瘍性大腸炎之外科治療的對象僅為有合併症的患者包括:
1. 潰瘍性大腸炎,並經內科長久治療無效。
2. 毒性巨大結腸症。
3. 懷疑發生腸穿孔之病例。
4. 大量出血。
5. 可疑的癌化病灶。
6. 癌化病灶。
7. 嚴重的局部或全身的合併症。
總之慢性腸道炎症仍為一不知原因的疾病,目前祇能就其特殊的臨床表徵,予以診斷治療。大部分的患者經良好的內科治療都可得到相當的緩解,外科治療祇保留給有合併症發生的患者.